这些采矿乱象,被当成了典型案例曝光......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6-21 13:09:14 浏览()次

记者今日从公安部官网获悉,2021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采矿案、破坏性采矿案5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600余人。为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等犯罪活动,公安部公布了10起典型案例。一起来看看这些非法采矿的典型案例,都剑指哪些问题?

问题一:无采矿许可证,却偏向矿山行

典型案例指出,在内蒙古巴彦淖尔,2019年6月至12月,巴彦淖尔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取得探矿许可证,但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公司实际控制人余某尔伙同陈某飞在乌拉特中旗某矿区非法开采蛇纹玉矿石5.6万余吨,破坏草原570余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在吉林敦化,2020年12月以来,周某鑫等人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在耕地和草甸地内非法开采草炭土4万余立方米,造成开采区域周边地表植被严重破坏。

在浙江新昌,2021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俞某华等人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以项目施工为掩护,非法开采玄武岩8000余立方米,造成地形地貌发生改变,破坏耕地20余亩。

在山东济南,2020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阚某某以建设农业特色采摘园为掩护,在未办理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人员非法开采灰岩矿14万余立方米,严重破坏山体结构。

在河南淇县,2019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马某杰等人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以承包河南省淇县某景区的名义,组织人员在该景区非法开采石灰岩79万余吨,毁坏林地30余亩,造成地形地貌明显改变。

在历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无证采矿的问题多见频见,上述通报的这些地方不仅没有引以为戒,还依然干着“未买票就上车”的事儿,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问题二:非法掠夺国家资源

典型案例指出,在福建上杭,2021年3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陈某辉等人以原地浸矿方式非法开采稀土10余吨,对山体植被和稀土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在广西兴业,2021年3月至5月,犯罪嫌疑人刘某雨等人出资,并勾结当地相关人员大肆盗采稀土,对山体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021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公安局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查获稀土原矿5吨。

稀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非法开采稀土不仅是对生态环境漠视的行为,更是对国家资源不负责任的表现。近年来,多级多部门出台了针对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稀土资源监管的方案,典型案例公布的这些行为为各地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了醒。

问题三:越界开采,“能捞一点算一点”

典型案例指出,2021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公安局根据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六督导组通报线索,侦破一起非法采矿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经查,2017年以来,宁夏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超越采矿许可证规定范围,组织人员在青铜峡市峡口镇非法开采砂石240万余立方米,非法开采面积1000余亩,对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此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在贺兰山重要生态延伸区内,多座矿山越界开采,有的实际开采面积超矿业权面积20余倍。此次曝光的宁夏青铜峡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非法采矿案,同样指出矿山越界开采问题。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更应该按照批复的范围进行采矿行为,而这般“能捞一点算一点”的思想终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问题四:手续到期、被下达停产,仍在国家公园内肆意采矿

典型案例指出,2021年6月,黑龙江省东宁市公安局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一起非法采矿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经查,2021年4月至5月,东宁市某煤矿在采矿许可证到期、自然资源部门已下达停产通知的情况下,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区内非法开采原煤1.8万余吨。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建立,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国家公园就是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交界处,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黑龙江东宁某煤矿非法采矿案的曝光,反映出了该公司对国家生态系统的轻视。

问题五:非法采砂导致自然岸线被切割

此外,本次通报还曝光了四川凉山金某伟等人在2019年以来,未取得相关许可批复及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合伙开办砂石厂,非法开采河砂130余万立方米,造成河道整体下切3至8米,自然岸线结构遭到损毁,洗选砂石直排污水造成水质污染,侵占河岸农用地15亩堆放、加工砂石,造成地表凹陷、沙化,失去耕种条件。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下,四川各地群众更应该守好一江清水,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面对非法采砂破坏自然岸线,污染生态环境,相关部门的态度更应该是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