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重庆一如既往地潮湿闷热,却并没有影响中央第四生态环保督察组的工作计划:今天要去暗访。
早上9点,两名督察人员就出发前往群众信访投诉的一起案件所在地进行实地走访。
根据举报人反映,某小区后面山上有多家小作坊(涉及加工家具、塑料颗粒加工等),每天凌晨以后排放油漆味扰民,每天早上6点开始加工塑料颗粒排放噪声扰民,已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未得到解决。近期由于开展督察,以上小作坊已停产,督察结束后很可能再次出现扰民情况。
重庆地处山区,弯多路陡,七拐八拐之后,很容易迷路,几经周折,督察组来到一处高地。
“请问一下,这里周边是有不少小作坊在生产吗?”
“你们是来给我们解决问题的吧?我们这里到了晚上基本不敢开窗,气味大受不了,几年了一直是这样。你们找不着路,我来带路。”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重庆以来,百姓极为关注。通过督察能够真正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是他们最大的期盼。因为是暗访,督察人员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看得出群众急切地想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车子进不去的路,干脆就下车。两名督察人员顶着炎炎烈日,一个陡坡接一个陡坡地爬。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入口,他们发现了一些从事家具加工的小作坊。
“老板,这些原料是做什么用的?”“要怎么喷漆啊?”“不戴口罩可以吗?”“有没有对粉尘处理啊?”“这里有多少家工厂在生产?” 能看的一定看,能问的一定问,督察人员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来收集当地的环境信息。
继续往山坡上走,督察人员又发现了规模更大些的作坊,包括制作家具、组装门窗、生产塑料模具的作坊都有,而且与举报信息反映的不同情况是,几乎家家都在生产。
来到一家门窗生产厂的门外,头发满是灰尘的工人进进出出,还没走进去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眼睛也熏得难受。趁着工人不注意,督察人员悄悄走了进去。里面有不少工人在用小电机加工门板,打磨、喷漆,灰尘满天飞,噪声也大得很。
“这里没有除尘设备吗?”“哪里是喷漆车间啊?”“有多少工人在开工?” 一路走来,一路问。一家、两家、三家……顾不上眼睛疼、嗓子干,一个上午走下来,两名督察人员至少查看了二三十家工厂。
边走,边看,边记录,督察人员细心地将每一处存在环境问题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回去好好整理一下,看怎样推动解决这里的问题。”
暗访工作看似普通,却也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按照督察要求,督察组在进驻期间将通过暗查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进行不定期抽查举报问题。同时,暗访也是更加直观了解老百姓环境诉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看完这家,我们再去那边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中午一点,顾不上吃饭,顶着当空烈日,两名督察人员还在边看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