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牯山夜爬生火将对高山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11-28 10:32:55 浏览()次

在云南省,夜爬大牯牛山看日出成为年轻人的流行活动,但最近有网友发文,部分夜爬游客在山上利用低矮灌丛生篝火取暖,篝火还烧毁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高山杜鹃。随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成立联合调查组。联合调查组近日发布通报,现场核实受损植物总面积约165平方米。经林业专家现场确认,受损植物为金花小檗、粉紫杜鹃,属一般野生植物。

e23fada0758c58040d8caaad9562d64.jpg

网友反映有夜爬的游客在大牯山生火。图源小红书

针对山火造成的影响和后续修复等问题,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尹仑。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直接在野草上生火,会对山上的生态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尹仑:直接在野草上生火,无论是为了取暖还是其他目的,都会对山上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高山脆弱的生态环境中。

首先,火源的存在会破坏植被,特别是那些根系较浅的低矮灌丛和草本植物。这些植物在高山环境中通常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例如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维持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等。野生植物在高山环境下常常适应了极端的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短,恢复速度慢,因此一旦受到火灾破坏,其恢复能力受到严重限制。火灾的热力作用会直接烧毁植物组织,破坏其光合作用能力,并可能导致植物死亡,尤其是一些珍贵的高山物种,如金花小檗、粉紫杜鹃等,这些物种的灭绝将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其次,火灾还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功能。火焰的高温会导致土壤有机物质的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也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扰乱土壤的养分循环。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下降,表层土壤变得更加干燥,容易遭遇风蚀和水蚀。此外,火灾会导致土壤中养分的流失,长期来看,土壤的贫瘠会对后续植物的生长造成障碍,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从生态系统层面来看,火灾的发生破坏了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大牯牛山等高山生态系统往往是一个复杂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系统,植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地,一旦这些基础环节遭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将受到影响。比如,野生动物依赖于这些植物生长和繁殖,而植物的死亡将直接影响到食物链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对于昆虫、鸟类等小型动物来说,植物的毁灭意味着栖息地和食物的丧失,进而可能导致物种的数量下降或迁移。

再者,高山火灾还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生态连锁反应。火灾不仅会破坏局部的植被,还会改变区域气候条件。例如,植被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温度的升高、空气湿度的降低,从而进一步加剧火灾的频发和强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期来看,这种情况会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大牯牛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恢复变得更加困难。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后续恢复被焚毁植被有何困难?需要注意进行哪些?

尹仑:恢复被焚毁的植被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生态恢复的复杂性、物种恢复的长期性以及环境恢复的挑战性。

首先,这些植物在极端的高海拔环境中生长,适应了寒冷、干燥、风大等不利条件,它们的生长周期通常较长,繁殖速度慢,且对土壤和气候的依赖性强。这使得它们的恢复过程比低海拔地区的植物更加复杂和缓慢。这些植物的种子发芽条件严格,对温度、湿度和土壤成分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恢复过程需要考虑到合适的种植时机和气候条件。

其次,灾后生态恢复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协作,涉及植物学、土壤学、气候学等多个领域。恢复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补种植物,还需要恢复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的结构、养分含量和水分保持能力。大牯牛山的土壤相对脆弱,在火灾后的土壤恢复过程中,需要对土壤的透气性、排水性和有机质含量进行改善,避免土壤贫瘠和水土流失的发生。此外,由于大牯牛山的植被生长缓慢,生态恢复需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短期内无法看到明显的效果,这也加大了恢复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在恢复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生态保护与游客管理之间的平衡。一方面,恢复工作需要确保受损植物得到有效修复,尤其是对关键物种的保护。另一方面,游客活动可能对恢复进程产生干扰。恢复工作期间,限制游客进入敏感区域,减少人为干扰,确保恢复区的生态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应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在技术手段上,可以采用人工种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高山杜鹃等恢复速度较慢的物种,可以通过人工育苗和移植来加快恢复进程,但要注意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物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干扰当地生态。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态工程手段,如水土保持、灌溉系统建设等,来为植被恢复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长期的监测和科学管理将是确保恢复工作成功的关键。

最后,恢复工作必须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而不仅仅是局部植被的恢复。高山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生态网络,恢复工作需要系统地考虑物种的多样性、生态功能的恢复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只有通过全面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实现大牯牛山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