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关于“太湖放生美国珍珠鳖”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认为,珍珠鳖属于外来物种,随意放生可能会挤压本土龟鳖类的生存空间,对周边的水生动物构成威胁,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是一种不可取行为。而当地也有明确要求,放生要提前向太湖渔政监督支队报告。
随意丢弃、放生,是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关于不科学放生的事件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和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2022年7月,河南省汝州市抽干中央公园20多万立方米湖水,抓捕两只放生的鳄雀鳝,抓捕过程直播甚至吸引了3700万人观看。福寿螺、清道夫、一枝黄花…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破坏,还不能让有关放生者引以为戒吗?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明确了“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放生一旦导致生态环境损害,不仅要承担补偿修复费用,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放生要科学,也要规范,实施前应先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和当地放流(放生)管理的有关要求,或咨询相关部门什么物种能放、哪里能放,切莫只搞形式,最终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放生本为行善积德,但不科学的放生却可能变成害生、杀生。一些放生的物种因水土不服丟了性命、破坏了环境的情况也屡屡出现。2020年,江苏一女子购买2.5万斤鲇鱼放生至金坛区长荡湖,结果却大部分死亡。相关部门组织工作人员连续打捞了10余天,为此支付的打捞费、存储费、无害化处置费等应急处置费用超过9万元。2022年,上海苏州河频现大量死鱼,大多是市民不科学放生导致。放生者要懂得尊重生命,切莫失了本心。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放生的习俗。《列子·说符篇》中记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不吃三月鲫,莫打三春鸟”。笔者看来,传统放生思想其实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情怀,老祖宗告诫我们对野生动物要手下留情,对大自然馈赠要取之有度。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多样、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美丽家园尤显珍贵,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和损害。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笔者相信,随着大家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不科学放生的行为将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