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三市农业化肥减量成了儿戏-热衷数字游戏 举措层层走样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4-30 13:13:18 浏览()次

 “上级对化肥减量有要求,他们就把数据‘做低一点’,实在太儿戏了。”中央第六生态环保督察组成员说:“这会严重误导决策。”

  督察组近日在湖南发现,洞庭湖区3市(岳阳、常德、益阳)化肥减量工作普遍存在部署敷衍了事、推进不严不实、统计虚假失真等问题。化肥减量行动成了“数字游戏”。

  而在调查中暴露这个大漏洞的,是来自湖南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一年完成5年减量任务,可疑数据引起督察人员注意

  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最大的水稻产地和商品粮调出地。湖区3市种植业排放的总磷、总氮,分别占湖区排放总量的19.51%、25.82%。

  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要求洞庭湖周边地区2020年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以上。

  然而,不寻常的是,湖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后,化肥使用量相对平稳,但到了2019年,湖区3市化肥使用量突然比2018年分别急剧减少11.8%、6.31%和12.92%。也就是说,一年几乎完成5年的减量任务。

  这组可疑数据引起督察组的注意。

  更奇怪的是,统计部门与农业部门各有“一本账”,且差异较大。统计部门数据显示,岳阳、常德、益阳2019年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9.94%、4.86%和16.22%,而农业部门的数据则显示,减幅分别为7.82%、10.64%和10.97%。

  督察人员对湖区3市化肥使用量大、上报削减幅度最大的5个县(岳阳市华容县、汨罗市,常德市汉寿县,益阳市沅江市、南县)展开现场核实。

  在田间地头,小种植户普遍表示:“化肥用量肯定大了。”他们反映,农业农村部门没对测土配方、科学使用化肥提供技术指导。“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如果气温低就多施点。”

  种植面积达2000亩的大户也坦言,近几年每亩地的平均化肥用量都增加了约50斤-70斤,“以后肯定会越加越多。”

  在湖区3市,督察组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了近30家农户和种植大户,群众一致反映,近年来化肥使用量没有减少。

  实际情况与统计数据相差巨大。省里的结论和数据又是怎么来的?

  统计部门:关注GDP等指标,化肥使用量非重要指标

  在岳阳市华容县统计部门,督察人员调查直报系统中有关数据的填报情况,发现统计年鉴数据与原始数据差异明显。

  华容县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化肥使用量(实物量)为17.206万吨,但实际上,华容县14个乡镇上报数据合计为20.5887万吨,统计公布数据比实际汇总数据少了3.3万多吨。

  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异?督察发现,县统计局在乡镇统计数据尚未全部汇总的情况下,已经将编造的数据上报至直报系统,而后再依据系统确定数据,“分配”给各乡镇后形成统计年鉴。

  督察组走访了抽查县市统计部门,了解到各地的化肥使用量统计数据来源众多,有的来自于各乡镇上报数据的汇总,有的来自于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有的仅为经验估计,没有开展过抽样核实,因此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沅江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反复强调,化肥使用量指标不是地方统计的重要指标,因此自己从没关注过。

  “我们统计系统比较关注的就是GDP、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数据、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银行存贷款等等。这些指标比较重要一些,大指标搞不好,压力很大。”这位负责人坦言,化肥使用量的数据,也就是环保检查时才会用到,自己在统计系统工作的这几年,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都没找他沟通、核实过这个指标。“如果不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如果不是你们来,我真从来没关注过这个指标。”

  农业农村部门:“凭经验”做数据,只算减量不计增量

  数据是决策的重要参考。但统计上,不仅统计部门失守,各地农业部门也在“各显神通”。

  在湖南省蔬菜种植大县——常德市汉寿县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测土配方执行情况数据,是经过逐年的跟踪调查获得的,但其提供的跟踪表格却漏洞百出。反复询问下,对方才承认确实没有逐年入户调查。

  在岳阳市汨罗市,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通过降低氮肥施用强度系数实现减量,从2019年的每亩10.82千克,下降到2020年的每亩10.80千克。

  “下降的0.02千克,有没有科学的论证和计算过程?”督察人员问。

  “没有没有,那个是凭经验。”对方回答。

  在益阳市沅江市,化肥减量数据同样经不起查验。沅江市农业农村部门向督察组表示,去年,水稻、油菜种植面积共减少了10万亩,按每亩施肥22公斤计算,实现化肥减量2200吨,仅此一项,就完成全市去年化肥减量的73.5%。

  然而督察人员核实发现,去年当地水稻、油菜的实际种植面积不降反增,分别增加了5万亩。如此一来,2200吨的化肥减量便无从谈起。

  据调查,3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化肥减量统计过程中,选择性使用数据,只算“减肥”措施的理论减量,却不考虑种植面积增加所带来的化肥使用增量。去年,岳阳、常德、益阳水稻播种面积较2019年分别增加了26.1万亩、49.5万亩和25.5万亩,但3市在统计化肥使用量时,均未将这部分化肥使用的增量计算进去。

  层层放水,农业“减肥”走了样

  事实上,洞庭湖区3市农业化肥减量的层层放水、级级走样,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还表现在工作部署和推进力度上。

  国家《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印发后,湖南省于2019年2月印发实施方案,也明确洞庭湖周边地区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以上。

  但督察发现,常德市直到2019年8月才印发相关实施方案,行动迟缓;岳阳市、益阳市甚至至今未制定相关方案。

  湖区3市在布置化肥减量年度工作时,也一再降低要求。常德市2019年曾下达过减量指标,但在2020年,农业农村部门却放松了化肥减量要求,对减幅指标不再提及;岳阳市下达化肥减量年度控制目标时,仅有形式上的指标要求,却没有实质性的考核约束;益阳市在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评分细则中,将考核标准定为“2020年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6%以上”,大大低于国家和湖南省确定的目标。

  过去几年,为了“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大力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关闭退出了一批湖区造纸厂、化工厂,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有人纳闷,采取了这么多措施,洞庭湖总磷浓度虽有所降低,但仍然偏高,问题出在哪里?

  督察组的这次调查,就为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湖区3市农业化肥减量,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数据注了水,措施走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