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煤矸石污染严重 举报多次未见处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6-07-27 23:28:28 浏览()次

  记者日前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河南省永城市煤矸石污染严重,全县有58家被明令禁止的黏土砖厂仍在生产,对当地环境甚至耕地造成了严重破坏。群众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都未能得到有效处理。为了解事件具体情况,记者日前赶赴永城进行采访。

  煤矸石加工粉尘污染严重

  永城位于豫苏鲁皖4省结合部,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但煤矿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煤炭开采中带来的伴生品——煤矸石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据当地一位知情人介绍,永城煤炭年产量达4000多万吨,按煤矸石占10%~ 15%的比例计算,每年都会产生出几百万吨的煤矸石,“永城的煤炭热值高、含硫量低,热值可以达到8000多大卡,相应的煤矸石热值也高,可以达到700大卡左右,所以就有人盯上了这块肥肉,用各种渠道从矿厂把煤矸石弄出来,粉碎后掺在煤炭中出售。”

  在永城,许多煤矸石经营者在煤矿周边粉碎煤矸石,不但占用了大量田地,还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今年年初,曾有群众写信反映永城陈四楼矿区有大量煤矸石堆在周边农民的耕地里,导致周边几个村子的田地被破坏,运输和粉碎煤矸石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许多人家里到处落满了黑黢黢的煤灰。记者首次赴永城采访,走访了当地群众,发现反映的情况属实。不但被占用的耕地已经变成了无法再耕种的贫瘠板结地,周边没被占用的土地由于受到煤矸石粉尘和煤矸石中分解出来的有害水体影响,农作物产量也大幅下降。此外,由于运输和粉碎煤矸石,许多人家的屋里屋外全是煤灰,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半年过去了,陈四楼矿区的煤矸石污染有没有改变?记者来到了这里,发现上次位于铁路南边的煤矸石堆场已经搬到铁路北边。原先堆放煤矸石的农田里,几辆挖掘机正在复垦。

  跨过铁路,北边便是煤矸石堆场,粉碎机轰鸣声震耳欲聋,在到处是煤灰的地上,有一滩一滩淤积的污水。记者上次来时,这片煤矸石堆场还是一片田地。

  在堆场外边,一辆辆的运煤车驶过,道路高低不平,煤炭撒落下来被碾压成粉末,车辆驶过煤灰遮天蔽日。

  刘大庄是位于这个煤矸石堆场西边的一个村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煤矸石堆场搬到这里后,污染就很严重,“大车一过,到处是煤灰,又没有打扫卫生的,又没有洒水的,哪能不脏。洗晒的衣服只能挂在屋里晾干,我们基本上都不敢开窗户。”

  煤矸石堆场对当地村民来说,更大的影响是导致农田减产。

  “一下雨,地里都是黑水,由于渗不下去,粮食作物长时间浸泡,大多都不能正常生长,而天一晴粮田又旱了,我家的3亩多地都没法好好种,原来一亩地能产1000多斤粮食,现在就是300斤。”另一位村民说,“道路上冲的都是黑水,都冲进地里了,找当地政府部门反映,也没结果。”

  在铁路南边的胡庄,记者走进一位胡姓村民的院子里,发现院子里到处都是黑黢黢的煤灰,堆积厚的地方将近1厘米。这位村民告诉记者,自己的土地已经被煤矿占用了,每亩地给予1400元补偿。占用的土地以后能否继续耕种?胡姓村民说,即使复垦,也和原来的耕地也不一样了,“煤矸石的水渗下去了,土也一层层变坏了。”

  黏土砖窑占用大片耕地

  在永城,除了煤矸石占用耕地、污染环境之外,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黏土砖窑也随处可见,整片整片的耕地被黏土砖厂占用。由于许多黏土砖窑没有任何治污设施,生产时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据当地一位知情人介绍,河南省很早就对黏土砖厂进行过清理,但目前在永城,全市共有58家仍在生产红砖的黏土砖厂,而周边的其他县市,黏土砖厂基本都被取缔了。

  “永城有6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5个乡,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黏土砖厂,哪个窑厂都得占一二百亩地,造成大量的土地流失。永城本身可耕种土地就少,而煤矿的塌陷区基本丧失了可耕种条件,加上这些大大小小黏土砖厂挖得坑坑洼洼的取土田,和被砖胚占用的田地,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市(县级市),如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生存耕种田地呢?”一位当地人说。

  记者暗访了永城约8家砖厂,这些砖厂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占用了大量耕地。有的砖厂旁边因为长期挖土制砖已形成巨大的深坑,积水后变成了水塘。有的黏土砖厂囤积的黏土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包,等待烧制的黏土砖堆满了数十亩农田。有的黏土砖厂的烟囱冒出浓浓黑烟。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

  周边县市的黏土砖厂都取缔了,为什么永城还存在这么多黏土砖厂?这位知情人表示,一方面永城位于多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对清理整顿黏土砖厂不力,“还是地方政府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保护土地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无论是对于煤矸石,还是黏土砖厂,国家都出台过相关规定和政策措施,但这些规定和政策措施在永城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导致煤矸石处置不规范,不但占用了大量耕地,还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当地政府部门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污染问题?记者将会继续关注。